消息
在线客服
首页> 湘潭市> 韶山市> 老照片> 组图列表
批量处理:
1966年1月3日,省水电厅机械施工队省五好职工蒋先贵开拉铲机,突击难工工程。黎善绍 摄
编号: pbu865252_02
尺寸: L
大小: 5119px x 5168px
大小: 5091px x 5159px
1966年1月3日,省水电厅机械施工队维修班、省五好职工共产党员杨华清(右)经过反复试验,同班组织职工共同变量,创造了(),为国家节省了资金,保证了机械正常施工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082px x 5168px
1966年1月3日,湘潭水利部门,利用兴修韶山灌区这一新型的学校,采取边学习边实习的办法,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,帮助各县培养技术力量。这是师生在梨树塘难工工地实习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33px x 5131px
1966年1月3日,湘潭县日华民工连(湘潭花石民工团日华营)的民工,树立敢干的革命思想,思想苦干、巧干、实干、敢干,迎难而进被评为全省六好连队之一,这是部分出席地区省五好民工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28px x 5168px
1966年1月3日,湘潭县日华民工连(湘潭花石民工团日华营)十九岁的青年小伙子,符湘云,从韶灌区开工以来,一直坚战到工地上,敢于吃大苦耐大劳,被称为日华连的小老虎,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072px x 5131px
1966年1月3日,湘潭县韶山民工连的民工,学习解放军的优良作风,给当地民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楠竹山公社望校大队生产队五好社员,共青团员崔爱兰,主动帮助民工们洗衣被。黎善绍 摄
1966年1月3日,湘潭县中路铺民工营战斗在梨树塘难工工地的民工,以大寨的革命精神为榜样,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,在难工工地上开山撬石,突破难工险段,力争灌区提前返水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05px x 5164px
1966年1月3日,修好灌区炼好人,精神物质双丰收。湘潭县中路铺民工营的民工,通过县连韶山灌区的锻炼,社会主义思想大大提高,民工们以修好灌区的实际行动要求入团入党。1966年元旦,有99名优秀青年入了团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23px x 5159px
1966年1月3日,战斗在韶山灌区的湘潭县韶山区的民工,发扬了革命的光荣传统。敢闯敢干,在第一二工程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,最后被调到难工工地梨树塘,继续顽强战斗,被称为英雄连队,这是民工们在深沟处凿石开山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072px x 5168px
1966年1月6日,湘潭县硅鼓民工连,采取当地群众,民工,技术员,领导员四结合的办法,共同监督验收渠道质量,坚持用高标准修好韶山灌区。这是他们在验收渠道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28px x 5117px
1966年1月6日,湘潭县良湖公社红砖厂,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,走自力更生的道路,勤俭办厂,去年生产了350多万的红砖支援了工业建设和水利建设,今年又在积极生产,支援韶山灌区建设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37px x 5131px
1966年1月6日,这是石桥冲渡棺。设备简陋,技术力量弱的湘潭施工队兴建的,他们志大心雄,敢于革命,只有60天就完成了任务,同时还节省了水泥,木材,钢材和劳动日。黎善绍 摄
1966年1月6日,正在施工中的楠竹山渡棺,全线500多米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33px x 5126px
1966年1月13日,湘潭县良湖公社良湖大队贫协副主席,共产党员刘子春自始自终保持着革命斗志,不怕苦,不怕累,修韶山灌区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068px x 5150px
1966年1月3日,湘潭县日华民工连(湘潭花石民工团日华营)坚持学习毛泽东思想,战胜了“禾花牌,山陡石又尖,走路不注意,刺破脚板喊皇天”的难工险段,现在又调到梨树塘工地施难工,民工们始终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来突破难关。这是观山班民工在学毛著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4943px x 5103px
1966年1月3日,韶山灌区系统共有19座渡棺,这里被称为“云湖天河”的战佳冲渡棺,渡棺内能行10吨大艇,渡棺下能通行火车,汽车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114px x 5168px
1966年1月3日,湘潭县中路铺区茶恩寺公社上峰大队,贫农社员、五好民工王观佑,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,用愚公精神修建韶山灌区,做出了突出的成绩,1966年元旦,光荣地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,他正在举手宣誓。黎善绍 摄
大小: 5072px x 5094px
大小: 5072px x 5136px